四年“心學”故事之十:播種
| |||||
| |||||
無善無惡-心之體:心即是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蹶柮?/strong> “管理的本質在于經營和管理人心?!?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要經營和管理好人心,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都要找到良知,向內求索,回歸內心的本真。 2015年11月27日,兩家成立近60年的電建施工企業歷經分合演變,響應國企改革的號召重組整合為貴州工程公司。面對發展的危局,如何在新的征程中求得生存、取得發展,是擺在公司領導班子面前的問題,也是2000多名職工心中深重的擔憂,兩家公司合并,職工將面臨怎樣的境況?待崗、“窩工”……許多人眼前仿佛出現了一、二公司原來沒有工程時,職工陷入困境的種種場景,更有甚者已早早開始另謀打算。 伴隨著兩家公司合并辦公,職工崗位的調整完成,員工們驚訝的發現,原來預想的場景沒有出現,公司不僅沒有如擔憂的那樣迎來下崗、窩工潮,更沒有出現人心惶惶、驚恐一片,相反的,原來待崗、窩工的許多職工大都得以重新上崗,還在大家將信將疑的時候,一張成績單帶給員工們驚喜。 2016上半年,僅僅半年時間,公司新簽合同額突破100億元,大伙歡天喜地的領到了慶祝公司突破100億的紅包。1000塊,不算多,但是職工領到手的欣喜卻意味深長,這里包含了從擔憂到心安的情緒、從對公司未來的疑慮到懷有希望的點點信心的重拾?!爸亟M的目的不是要員工下崗,而是要讓更多有能力的人有更好的舞臺。不要擔心沒有項目干,未來項目會多得你們干不過來”,郭瑋的這句話也許最初大家都只把這話當作一句領導人鼓舞士氣的話,沒想到他用事實告訴員工,這會變成現實。 貴州工程公司的發展受到多方矚目,慕名到公司來參觀交流和人也越來越多。還記得不止一家兄弟單位領導和同仁,相互溝通時都不約而同提了一個比較關心問題:“你們兩家公司合并,你們的崗位怎么分配,是不是有一半人下崗了?”,當我們很堅定的告訴他們,沒有人下崗,反而是更多人獲得了上崗的機會時,他們臉上驚訝的表情,讓我們不禁產生一種隱隱的自豪。而他們心存疑問、將信將疑的表情,也不禁讓我們深思,這是怎么做到的?大家都在找尋答案。 相似的場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他創辦了兩家世界五百強,成功挽救日產航空破產。 2010年,稻盛接盤申請破產保護的日航,當時日航面臨倒閉,迫不得已砍掉50%的航線,在伴隨而來的裁員中,稻盛和夫用足了心思,他發動6000多家公司,積極為日航下崗員工安排工作。最后,裁員17000名,只有170人因為自己的原因沒有安排。稻盛跟日航人共同發誓,爭取早一天讓那些下崗的人回來。一次大規模的裁員,沒有發生人生惶惶、怨聲載道,反而讓日航人群情振奮,截至2011年3月,日航盈利創造全球航空公司第一的紀錄。如果不了解稻盛先生的經營哲學和理念,同樣,我們也會心存疑問,他是怎么做到的? 就在大家心存疑惑尋求答案的時候,2016年公司鳳凰涅槃的關鍵時間,在美麗的紅楓湖畔,郭瑋把“陽明心學”帶到了在公司擔起發展中流砥柱的所有管理干部面前,“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郭瑋告訴管理者們,管理是一門作用于“心”的修行,人心即天理,要經營和管理好人心,管理者要讓良知回歸本真,找到致良知的方法?!皩W習心學,就是要讓我們的內心足夠強大,認準了方向,找到了方法,就要勇于去實踐?!惫|將王陽明的心學理論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向大家講解, 借助“心學”,他告訴管理者們如何用陽明心學去改善企業的經營與管理,如何用心去“正確對待環境、正確對待困難、正確對待財富”,領導干部在企業管理工作中要學會獨立思考,做到“知行合一”。通過“心學”的深入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與價值觀”。 初沐“心學”,對當時處于急需轉變觀念、思維更新的100多位管理干部如醍醐灌頂,“靜下心、坐得住、聽得進、鉆得深”、“發現自己內心短板的思考”、“從內心深處悟出內心”……觸動之語由感而發,一次傳播似乎擰動了干部們一窺心學之門的鎖。如果說一堂心學的課程像是在領導干部們心中播撒下的一?!靶膶W”的種子,那么郭瑋用“心學”實踐所呈現的“人人有活干”、“突破百億”、“紅利共享”則更像一支魔術棒,讓“致良知”所實現的美好結果呈現在職工面前,觸得到、看得見。 拯救日航于水火的稻盛和夫,他的思想啟蒙者西鄉隆盛就曾經說過:“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稻盛先生對陽明精神推崇至深,無論是做企業,還是做人,都一直遵循心學中的所悟 “敬天愛人”、“誠實公正”、“知行合一”……正是這種大商在德、以人心為本的精神使得稻盛和夫度過了企業經營中的一個個難關。他將陽明心學運用到現代企業管理中,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陽明心學的理解,最終形成了自己的經營哲學。 回看、重梳這些現實案例背后的密碼,我們不難發現端倪!當我們開始了解陽明心學,解密其中,發現秉持“立德、立言、立功”、“敬天愛人”、“知行合一”心學理念的企業家精神,深諳“管理就是經營和管理人心“的本質,這就是他們成功的密碼,這或許就是我們想尋找的答案吧!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
瀏覽次數: |
|